近日,小米发布首款自研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获得市场关注。不久前,特斯拉宣布将于9月30日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科技企业争相入局,产业加速迭代升级。
此外,国内政策正提倡加大机器人在B端的应用,该类机器人由此被推向台前。
万亿级市场开启
小米此次发布的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是继去年小米仿生四足机器狗Cyberdog后,机器人Cyber家族的新成员。据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介绍,CyberOne高1.77m、重52kg,有聪明的大脑,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小脑也很发达,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视觉敏锐,Mi Sense视觉空间系统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四肢强健,全身5种关节驱动,峰值扭矩300N.m。目前尚未量产。
不久前,特斯拉宣布将于9月30日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从公布的参数来看,这款命名为“擎天柱”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72m、体重57kg、负载20kg、最快行走速度8km/h。“擎天柱”将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芯片,并与汽车共用AI系统。马斯克表示,“擎天柱”主要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和无聊的工作。
接近小米集团的业内人士表示:“小米集团、特斯拉这样的头部科技企业起着为市场树立标杆的作用。小米集团此次发布人形机器人,向市场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价值,这将激发更多资金投向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创新公司,为此类需要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平安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的高适配性可以打通工业、商用、家用场景限制,整合各类应用的市场空间,有望成为继手机、汽车以后的又一应用入口,商业价值不菲。
据测算,到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65亿元;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908亿元和1.9万亿元,中国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54亿元和3762亿元。
行业仍在起步期
但是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国内的玩家却是屈指可数,目前仅有一家公司优必选,国际上,则以软银开发的Nao和Pepper、波士顿动力和本田ASIMO为代表。
民生证券机械行业首席研究员李哲分析称,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说运动平衡性、智能水平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难度是最高的,所以进入的公司也不多。
雷军在发布会上也坦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
作为一款服务产品,人形机器人最终需要结合场景做落地应用。小米表示,自动驾驶部门的很多技术,也应用在CyberOne上,又构成了仿生机器人的大脑。据了解,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也已经实现了纯视觉的解决方案,相关FSD系统可以直接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机器视觉领域。
从产业进程来看,李哲表示,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仍然还处在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阶段。
发布会上,雷军说到,小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第一阶段,CyberOne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我们相信,未来智能机器人一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政策鼓励机器人B端应用
国内政策正提倡加大机器人在B端的应用,该类机器人由此被推向台前。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对于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以企业主导、创新引领、开放融合、协同治理为基本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发现、重大活动保障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通过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系统平台优化升级,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力;初步形成政府、产业界、科技界协同合作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体系,场景创新主体合作更加紧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场景开放创新成为地方和行业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一批场景开放政策措施和制度成果。围绕高端高效智能经济培育、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建设、高水平科研活动、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打造重大场景。
此外,《意见》对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开放、加强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要素供给等提出具体要求,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关键问题,围绕企业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培育等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机会,开展场景联合创新。
综合《中国证券报》、科创板日报